在這里就化學除垢過程介紹如下。
(1)調制5%-10%的稀鹽酸.
(2)連接化學除垢循環裝置,如圖1-12所示。
(3)開泵循環20-30h,稀鹽酸溶液儲存在化學溶液儲槽1內,用離心式循環泵4把溶液打人冷凝器(列管式)3中的管內。由于溶液與積垢進行化學作用,使積垢逐漸除去。清洗后的溶液流人沉降槽2除去機械雜質。清除后的溶液通過溢流管流回化學溶液儲槽1,然后繼續循環使用。溶液在使用過程中濃度不斷降低,為了保持溶液適宜的濃度,必須定期地加人新鮮溶液。在化學除垢過程結束時,溶液的濃度應不低于原有濃度的1/3~1/2。
(4)用化學除垢法清除后,打開封頭,用長鋼絲刷將水垢刷去,這時就比較容易刷掉,裝上封頭,然后用2%的NaOH水溶液清洗10min,中和冷凝器中殘留鹽酸。
(5)用清水沖洗1-2h.
(6)采用自然干燥或邊加熱邊用干燥壓縮空氣(或氮氣)吹掃,進行干燥處理。
注意事項:
(1)化學除垢后,溶液的溫度升高,固然可以使除垢速度加快,但腐蝕速度也會加快,因而產生不利的影響,故必須控制在最適宜的溫度下進行,該溫度一般為40~60℃。
(2)在清洗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溶液對設備的腐蝕作用,可在溶液中加人少量的緩蝕劑(小于1%)就可顯著地降低溶液的腐蝕性。緩蝕劑造成了選擇性腐蝕的條件,這時水垢破壞和溶解,但不會腐蝕金屬。對于酸性溶液,常采用有機緩蝕劑,如磺化膠、淀粉及動物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