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垢原因。冷凝器表面結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水中存在的重碳酸鈣(鎂)鹽類是引起冷卻水側結垢的主要原因。這些鹽類物質,經與溫度較高的制冷劑蒸氣換熱后,水溫升高,溶解在水中的鹽類物質就會分解并附著在冷卻水管表面,形成水垢。時間越長,垢層越厚。由于水垢的熱導率約為1. 31-3.14W/(m " K),而銅的熱導率為3801W/(m " K),鋼的熱導率為36. 4~ 53. 6W/(m·K),兩者相差幾十至幾百倍,結垢使換熱器傳熱效率大大惡化,這樣使冷凝器的換熱效率顯著下降,使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長高,壓縮機的制冷量降低。因此,必須定期進行除垢,視水質情況和垢層的厚薄,一般1-3年進行一次。
(2)除垢方法.當換熱器內嚴重結垢,反映為制冷系統冷凝壓力升高,高壓報警,冷量衰減,此時必須除垢。在充分認識到污垢對冷凝器傳熱效果的重要性之后,人們應用各種手段定期清除冷凝器污垢,目前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人工除垢法。人工清洗冷凝器污垢是最原始的方法,其特點是勞動強度大,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大中、小型冷庫制冷裝置的立式冷凝器或淋激式冷凝器仍采用人工清洗污垢。
②機械除垢法。機械設備清除冷凝器污垢,比人工清洗前進了一大步。代替了工人的手工操作,設備主要有電動機與減速裝置、傳動裝置、電器控制裝置、洗管刷與刷桿框架與運行裝置等組成。其特點為: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勞動強度降低。
③化學除垢法。這一領域研究比較活躍。采用地下水作為冷凝器冷卻水時,水中一般含有多種礦物質,硬度大,冷凝器、水泵及冷卻塔結垢嚴重。根據CaCO3,SiO2, MgC03等礦物質的化學原理,即它們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物質,從而可以去除結垢,但為避免鹽酸對冷凝器鋼管壁腐蝕,應加入適量的防腐劑。
④物理除垢防垢法。對循環冷卻水除采用化學方法處理水垢外,也有采用物理的方法,即在冷凝器總進口水處安裝使用永磁軟水器,對冷卻水進行軟化處理,而且水垢也可除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永磁軟水器的效果逐漸衰退。人們研制出電子水處理儀,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子元件產生高頻電信號,使水經過儀器,其物理結構發生變化,原來的締合鏈狀大分子斷裂成單個的水分子,溶解鹽類的正負離子被單個水分子包圍,運動速度降低,有效碰撞次數減少,靜電引力下降,從而,受熱壁或管面上無法結垢,達到了防垢的目的。同時,由于水分子偶極距增大,使其鹽的正負離子(水垢分子)吸合能力增大,其結果使受熱壁或管面上原來的水垢變得松軟、脫落,因此又具有除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