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實踐中,需要進行降溫調節的冷庫系統主要有低溫冷藏-28℃系統、凍結加工-33℃系統、高溫冷卻-15℃系統及制冰等。
了解食品降溫時的放熱情況
一般來說,肉類食品的降溫分三個階段:肉品溫度由常溫降到0℃,從0℃降到-5℃,從-5℃降到-15℃。
可見,食品在降溫過程中,各個階段放熱量不一樣,因而熱負荷變化也不一樣,應使供液調整與熱負荷的變化相適應。
制訂各階段降溫凍結調整的方案
肉類食品在降溫凍結過程中,各階段的放熱城與降溫速度不同,應采用不同的供液調整方案。
(1)肉類食品的溫度從常溫降到0℃階段 在凍結間開始降溫時,食品放出的熱量大,冷間溫度較高,制冷劑蒸發溫度會急劇上升,有時會從-33℃升到-18℃,此時可用單級壓縮機降溫。由于傳熱溫差大,蒸發器沒有霜層,傳熱的阻力小,制冷劑呈現強烈的沸騰狀態。由于傳熱不穩定,供液量要經常調節,可以采用減少供液量和少開冷風機的方法控制,以免引起壓縮機濕行程,也可防止由于蒸發壓力過高而影響其他庫房的降溫。
(2)肉類食品的溫度從0℃降到-5℃階段 隨著冷間溫度逐漸降低,傳熱溫差逐漸減小。當傳熱溫差接近設計要求時,蒸發器內的氨液沸騰逐漸緩和,蒸發壓力逐漸下降,此時的操作要以穩定供液量為主。如果制冷壓縮機的吸氣壓力和溫度相對穩定,庫房降溫速度過慢,也可適當開大節流閥,增加供液量,加速冷間的降溫。
(3)肉類食品的溫度從-5℃降到-15℃階段應逐漸減小供液量和壓縮機的工作臺數,在冷間溫度及食品溫度達到要求前,應提前10min關閉供液閥,停止制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