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壓力容器設備的腐蝕在很多場合下與它們的結構有關,不合理的結構通常會引起機械應力、熱應力、液體的停滯、局部過熱等,它們都能引起金屬的腐蝕或加劇金屬的腐蝕。因此,設計較合理的設備結構,往往也是減輕腐蝕的一種有效措施。
(1) 焊縫處通常容易發生腐蝕。因為焊接是在高溫下進行的,其不均勻的加熱、冷卻過程容易產生焊接殘余應力。與此同時,焊縫附近的化學成分與主體金屬也不同,在接觸化學介質時,容易形成應力腐蝕。這種腐蝕可通過熱處理(退火)或選擇適當焊條與焊接下藝來加以解決,例如大合成氨裝置CO2再生塔與堿性溶液接觸,未經退火的焊縫在使用了6個月后,由于溶液的初生態氫滲入鋼中,與焊接時產生的殘余應力相互結合,促使焊縫處產生裂紋,而經過消除焊接殘余應力后的焊縫就不會產生裂紋。
(2)由于搭接焊縫和角焊縫在焊接時局部過熱嚴重,且工作過程中應力集中嚴重,在腐蝕介質中易引起應力腐蝕,因此在設計設備焊縫時,應盡可能采用對接焊縫。不同厚度的鋼材對接焊接時,其厚度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也容易產生局部應力,導致腐蝕。設備與接管的焊接,從防腐蝕角度考慮,最好不采用角焊縫。而采用對接焊縫。
(3)壓力容器設備的死角常常會造成液體停滯,形成濃度差,促進腐蝕破壞。不均勻的污垢和沉淀也可能加速腐蝕。因此,在設計設備結構時,應當盡里避免形成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