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調節或稱吸氣回流調節的原理是推遲壓縮機工作容積封閉的時間。當壓縮機吸氣結束、工作容積開始由最大縮小時,控制工作容積使其不能夠封閉,這樣吸入的一部分氣體將隨著工作容積的縮小從吸氣口或特別設立的回流通道返回吸氣腔,直到工作容積封閉后才開始壓縮過程。這樣相當于減少了壓縮機吸氣量,其輸氣最和制冷量也隨之減小。隨著工作容積封閉的時間不同,壓縮機的制冷量也不同,由此實現壓縮機制冷量的調節。
以螺桿式壓縮機的滑閥調節為例說明旁通調節。下圖所示為滑閥與螺桿轉子的相對位置。在螺桿壓縮機兩轉子之間設置一個可以軸向移動的滑閥,滑閥的內側為機殼的一部分,與轉子外圓配合,滑閥的外側與機殼配合并可在機殼中作軸向運動。滑閥的運動由油壓系統控制。
滑閥軸向位置的移動可以改變螺桿轉子有效工作長度,從而達到愉氣量調節的目的。圖2-53為滑閥位置與負荷的關系,圖2-53(a)表示全負荷時滑閥的位置,圖2-53 (c)為部分負荷時滑閥的位里,圖2-53 (b)為這兩種滑閥位置對應的P-V圖。
當滑閥在初始位置時,壓縮機為正常工作,工作容積可以100%地將吸入的氣體壓縮并排出壓縮機,這時為全負荷工作狀態。當滑閥沿軸向向排氣端移動時,在滑閥的后面與機殼之間則形成了一個圖2-53 (c)所示的旁通口,一部分吸人轉子螺槽中的氣體將隨著轉子的旋轉又經旁通口B回流至壓縮機的吸氣口,只有當轉子螺槽越過回流口時工作容積才封閉,開始壓縮過程。這樣,轉子在滑閥固定端部分長度失去了有效工作能力,相當于減小了螺桿轉子的有效工作長度。滑閥的移動距離和位置由油壓系統控制。滑閥向排氣側移動得越多,壓縮過程就開始得越晚,回流的氣體量就越大,制冷量也就越小。從而實現調節制冷量的目的。
滑閥調節輸氣量幾乎可在10%~100%的范圍內連續地進行,調節過程中,功率與輸氣量在50%以上負荷運行時幾乎是成正比例關系,但在50%以下,性能系數則相應會大幅度下降,顯得經濟性較差。
螺桿式壓縮機也少量使用柱塞調節,可參考相關資料或產品說明書。吸氣回流的調節方式在其他類型壓縮機中也有應用。盡管實現回流的具體結構和方式多種多樣,但調節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