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應式荒管再加熱爐由高頻電流供電系統、感應線圈、電容器、冷卻水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和檢測儀表等六部分組成。荒管在通過帶電感應線圈時得到加熱。與傳統的步進式再加熱爐相比.在線電感應式再加熱爐不僅基建投資可節約70%以上,而且能耗和維護(修)等生產成本要低20元(t管)以上。由于電感應式荒管再加熱爐加熱荒管的時間不超過30s,屬于“特快速”加熱,荒管加熱后的晶粒很細,綜合力學性能會得到顯著的改善,因此,成品無縫鋼管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的合格率將有明顯的提高。其次是加熱過程中幾乎沒有燒損,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鋼管的成材率。
電感應式再加熱爐通過閉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控制,不僅能夠按照設定的溫度準確地控制荒管的加熱溫度和終軋溫度,還可以均勻荒管的縱向溫度差。正是因為電感應式再加熱爐具有上述優越性,所以近年來已有多套自動軋管機組、三輥式軋管機組、二輥式斜軋管機組甚至包括連軋管機組,都已普遍采用在線電感應式再加熱爐來加熱荒管。
電感應式再加熱爐的加熱電流頻率和功率大小對荒管加熱過程影響很大,荒管在通過高頻電流加熱時,因電流的集膚效應,電流會分布在被加熱荒管表面的一定深度內,電流的透人深度與電流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一般來講,當電流的透人深度為被加熱金屬直徑的1/3.5時。荒管感應加熱的總效率(電效率和熱效率)最高。由于被加熱的荒管最大壁厚一般不大于40mm,因此電流頻率一般選擇在1000-2000Hz之間。
在選擇電感應式再加熱爐的功率時,應考慮鐵磁性金屬(非奧氏體鋼)的磁導率和電導率都相對較小,其加熱總效率遠高于非鐵磁金屬這一特點。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的溫度在Ar, (723℃)以下時是鐵磁材料(非奧氏體鋼),溫度在Ar:以上則大部分組織轉變成奧氏體鋼,此時加熱總效率會顯著降低。加熱前,當荒管溫度大于相變點溫度(723℃)時,電感應式再加熱爐的總功率W1(kw)為:
W1=0.011 7Nv (R-Q) / K1
加熱前,當荒管溫度小于相變點溫度(723℃)時,電感應式再加熱爐的總功率W2 (kw)為:
W2=0.0117Nv [(723-Q) / K2+ (R-723) / K1]
式中N——荒管單承,kg/m;
V——荒管的線速度,m/min;
K1——相變點溫度以上的總效率,1 /℃;
K2——相變點溫度以下的總效率,1/℃。
在選擇電感應加熱線圈的直徑時.要考慮線圈的內徑與荒管的外表面之間的間隙對加熱效率的影響。當其間隙愈小時,則加熱總效率會越高但間隙太小,荒管易撞壞線圈;同時還應考慮所加熱的荒管規格,使多種外徑的荒管能共用一個加熱線圈,以便于生產組織。一般認為,加熱線圈的內徑與荒管的外徑的差值最好控制在40-80mm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