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在熱處理過程中,過大的溫度應力會使鋼管產生表面裂紋。無縫鋼管表面裂紋主要是因加熱速度或冷卻速度太快而造成的。
合金厚壁鋼管在加熱時,如果加熱爐內的溫度太高,鋼管進爐后會遭遇高溫快速加熱,此時容易在鋼管的表面和內部金屬之間造成較大的溫差而產生溫度應力,當該應力達到材料的抗拉強度極限應力時,鋼管表面就會出現裂紋。
淬火時,鋼管產生表面裂紋的幾率相對較高。這主要是因鋼管的淬火工藝所決定的。一般來講.鋼管淬火時的加熱溫度較高,可以促使鋼的奧氏體化過程充分進行;而冷卻速度較快,可以保證能得到所需要的馬氏體組織。當鋼管在高溫下進行淬火時,如果冷卻介質選擇不當,冷卻速度太快,那么就很容易引起鋼管產生淬火裂紋。有時,即使鋼管在淬火過程中裂紋還沒有來得及形成或擴展,但是鋼管內部一且存在過大的殘余應力且沒有及時通過回火或退火予以消除,鋼管在放置過程中.隨著殘余應力的釋放,也會在金屬強度的薄弱環節(晶界、非金屬夾雜物或微小裂紋處)逐步形成裂紋,有時甚至能聽到鋼管因裂紋的產生和擴展而發出的“啪、啪”聲。
當鋼管存在非金屬夾雜物、成分及組織偏析時,鋼管產生淬火裂紋的可能性會增大。不同鋼種的鋼管在進行熱處理時,對裂紋產生的敏感性不一樣,鋼管中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對裂紋的敏感性也就越強。
為了減輕無縫鋼管的熱處理裂紋,一方面應根據鋼種來制訂鋼管的加熱制度和冷卻制度.選用合適的淬火介質;另一方面應盡快對經過淬火的鋼管進行回火或退火以消除其內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