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自動調節機構要能正確的執行自動調節,都要經過事先的調整工作。要使熱力膨脹閥在某一工況下執行自動調節,也必須在制冷系統調試時予以調整,這樣,在正常運轉中,方能正確執行自動調節。熱力膨脹閥的調整是通過調節桿來實現的。對調節桿的旋進或旋出,實質上就是對彈簧的壓緊或放松,一般順旋為進反旋為退。前面已討論過,調整彈簧力。就是調整靜裝配過熱度的大小,以適應制冷工R的需要。從實踐中可知,當要調整蒸發壓力時,可取下帽罩,用板手順旋調節桿(見圖6-13)。使彈簧的壓縮增大,迫使膜片上移而關小閥門,蒸發壓力就會逐漸下降。同理,反旋調節桿就會開大閥門,調高蒸發壓力。
調整膨脹閥時,應在壓縮機吸汽載止閥_上裝一只低壓表,以觀察燕發壓力的變化情況。如何辨別蒸發壓力過高或過低呢?實踐指出,正常的蒸發壓力是白霜或凝露結至吸汽管道(白霜指中、低溫設備,凝露指空調設備)。若白霜或凝露結至吸汽截止閥,甚至半個壓縮機,說明閥門過大,應該調小些。若白霜或凝露只結到蒸發器出口或結不到出口端,說明閥過小,應調大些。這是什么道理呢?我們說閥門過大與過小是根據蒸發器的傳熱效能而定。當膨脹閥輸送適量的液體給蒸發器時,就使蒸發器充分發揮其制冷效能。供液量過多,制冷劑在蒸發器中來不及蒸發,使濕蒸汽進入壓縮機,由于它的繼續蒸發吸熱,使壓縮機也結白霜或凝露。供液量過少,制冷劑在蒸發器的前半段已全部蒸發成干蒸汽,接著就過熱,蒸汽溫度升高,因此白霜或凝露就結不到蒸發器出口。
膨脹閥的調試,一般可分二步進行。開始是粗調,即每次調節時可旋轉一圈左右。當設備接近其運行工況時,要進行細調,每次旋轉半圈至1/4圈。每調一次后,應使系統運轉數分鐘或十幾分鐘,并觀察低壓表的變化來決定下一次的調整,總而言之,膨脹閥的調整是較細仔的工作,需要我們耐心地模索與分析。
膨脹閥調試結束時,應將帽罩旋上并用扳手扳緊,以防制冷劑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