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輥斜軋管機的芯棒操作方式可以采用全浮式,也可以采用限動式。
全浮動芯棒的操作方式是將芯棒插人毛管后,將芯棒與毛管一起送入軋管機孔型中進行軋制。在軋管過程中,芯棒自由隨同毛管運動,并與毛管一起通過軋管機孔型,軋制完成后用脫棒機脫棒,下一根荒管用另外的芯棒軋制。
全浮動芯棒操作方式的優點是:軋制效率高(軸向滑移系數大);荒管質量好;軋制輔助時間少;操作速度快;處理事故方便;軋管機前臺簡單;在較大的D/S值下荒管才會出現“尾三角”。此芯棒操作方式有利于軋制薄壁鋼管。其缺點是芯棒的長度大,需設置專門的脫棒機構。半浮動芯棒(限動芯棒)的操作方式是將芯棒裝在送進小車上,軋制時芯棒可自由旋轉(也可用電動機帶動與毛管作同向旋轉),并連同送進小車一起隨同毛管向前運動,但其前進的速度比毛管的小,而且是由專門的機構來控制的。軋制結束后,將芯棒直接從荒管中抽出并返回到原始位置,繼續進行下一根荒管的軋制操作。
半浮動芯棒(限動芯榨)操作方式的優點是:芯棒長度較短(為全浮動芯棒的1/2左右),可以用1根芯棒工作,減少了芯棒的儲備量,不需設置專門的脫棒機。其缺點是生產率比全浮動式的低,荒管出現“尾三角”時的。25值比全浮動式小,處理軋制故障不方便。
回退式芯棒的操作方式是:將芯棒裝在送進小車上,芯棒的運動受到小車的限制,芯棒穿過毛管和軋管機孔型并達到最前部極限位置時開始軋管。軋制時,開動芯棒小車使芯棒按給定的速度后退,芯棒逐漸地從毛管已軋完的那部分中抽出,軋制結束時芯棒抽出工作也已全部完畢。該芯棒操作方式的優缺點與半浮動芯棒操作方式大體相同,但生產率低,且荒管出現“尾三角”缺陷時的D/S值更小,軋制薄壁管更加困難。
目前大多數三輥軋管機都采用了全浮動芯棒操作。有研究表明,當采用限動階梯芯棒操作方式時,既可以減短芯棒的長度,又可以減少軋制薄壁管時管端形成的“喇叭口、尾三角”缺陷,還可以明顯提高荒管的D/S值,有利干薄壁無縫鋼管的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