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與設備間布置要求如下,
1、通道布置機房內主要通道寬為1.5~2.5mn;非主要通道不小于0.8m,設備間內主要通道不小于1.5m;非主要通道不小于0.8m。
2、壓縮機布置壓縮機壓力表面及操作儀表面應面向主要通道;壓縮機進氣、排氣閥門應位于或接近主要通道,壓縮機進氣、排氣閥門的設置高度應在1.2~1.5m之間;兩臺壓縮機突出部位表面之間臣離不小于1m;壓縮機突出表面與配電箱(盤)或分配站、調節站之間距離不小于1.5m。
3、中間冷卻器布置中間冷卻器盡量做到多臺壓縮機合用,以利操作;中冷器的儀表面面向主通道;各操作閥門應有操作工位位置;正常液面可按制造廠規定進行控制,報警液位在桶身高度的3處,中間冷卻器必須設置安全效(或自動旁通閥)、壓力表和液面指示器。
4、冷凝器的布置立式冷醫器應設置在室外,并盡量避免太陽直接照射。上方應有操作臺,以便沖洗冷凝器。臥式冷此器不得露天設置。淋洲式冷凝器應將排管正面垂直于該地區夏季主導風向。
蒸發式冷凝器的頂部應高出鄰近建筑物,如不能滿足時,可設置排風簡,使之高出鄰近建筑物;當其四周都是實墻時,進風口的與墻面距離在1.8m以上,非近風口距離可為0.9m;兩臺均為蒸發式冷凝器,兩者進風口最小間距1.8m,如為非近風口側可減少至600~900mm;蒸發器的離心風機為同軸連接時或水盤內應設有電熱器時,距離適當加大,以利維修;水盤離地面不宜小于500mm;對大能量設置多臺蒸發式冷凝器同于一個平面內,而最小間距又不能保證時,在選用冷凝器時應適當提高計算濕球溫度。
采用立式或臥式冷凝器應考慮好通洗和修理時的空間余地。冷凝器安裝高度應保證液體能自流入貯液器內。冷凝器上應裝有壓力表和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