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格計數管又稱為氣體放電計數管,其結構如圖13 - 11(a)所示。計數管中心有一根金屬絲并與管子絕緣,它是計數管的陽極;管殼內壁涂有導電金屬層,為計數管的陰極,并在兩極間加上適當電壓。計數管內充有氨、氨等氣體,當核輻射進入計數管內后,管內氣體被電離。當電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向陽極運動時,由于碰撞氣體產生次級電子,次級電子又碰撞氣體分子,產生新的次級電子,這樣次級電子急劇倍增,發生“ 雪崩"現象 ,使陽極放電。放電后,由于雪央產生的電子都被中和,陽極電子積聚正離子,這些正離子被稱為“正離子精"。正離子的增加使陽極附近電場降低,直至不產生離子增值,原始電離的放大過程停止。在外電場作用下,正離子鞘向陰極移動,在串聯電阻 R上產生脈沖電壓,其大小正比于正離子精的總電荷由于正離子精到達陰極時得到一定的動能 ,能從陰極打擊出次級電子,此時陽極附近的電場已恢復,又一次產生次級電子和正離子精,于是又一次產生脈沖電壓,周而復始,便產生連續放電。
蓋格計數管的特性曲線如圖13 - 11(b)所示。J1、J2代表人射的核輻射強度,且J1>J2。由圖可知,在外電壓U相同的情況下,入射的核輻射強度越強,蓋格計數管內產生的脈沖N 越多。蓋格計數管常用于探測α射線和β粒子的輻射量 (強度)。
閃爍計數器
閃爍計數器由閃爍晶體(受激發光物體,常有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分為有機和無機兩類)和光電倍增管等組成,如圖 13- 12所示。當核輻射照射在閃爍晶體上后,便激發出微弱的閃光,閃光射到光電倍增管,經過級倍增后,倍增管的陽極形成脈沖電流,經輸出處理電路,就得到與核輻射量有關的ID安心好,將該信號送至指示儀表或記錄器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