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B水位時虹吸運行變為僅外區配水,即B水位非虹吸運行,則需要臨時減少流量,如將兩臺泵運行,臨時關掉一臺泵,或通過冷卻塔放水管向塔集水池內放掉一部分流量,使水位降到通氣孔以下,虹吸破壞,再將流量恢復到水位B,即兩臺泵運行。破壞虹吸的方法也可用在虹吸帽處通氣來達到,即在此處裝一個管子,用截門控制,虹吸時不通氣,要求破壞虹吸時,將截門打開,向溢流堰頂通氣,則虹吸破壞,上槽不再進水。
A水位時,水流開始流過溢流堰頂時為堰流,堰頂通大氣,要想變為管流,必須將上槽進口處變為有壓流、即將溢流下游封死,則水流帶走堰頂處的空氣后,流動變為有壓管流。水位降到B后形成虹吸。圖10-17中的上糟進口處高度局部降低,即為了將這部分變為有壓流,并使流動穩定,不會產生明滿流轉變。
圖10-17所示各部分尺寸的決定需要通過模型試驗,這種模型試驗,雖然有虹吸、即在溢流堰頂有負壓,但負壓是有限的,達不到水流汽化的程度,所以和一般的大氣模型試驗沒有區別。沒有區別是指模型律不包括水流摻氣的模擬。堰頂部分水流摻氣的多少,影響從堰流轉變為管流的快慢,也就是形成虹吸的快慢。工程實踐證明,在工業塔中形成虹吸很快,只要2~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