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表面污染。由于山東威海換熱器與容器的工作表面受污染,就會減少有效面積和容積,降低熱交換效率,增加流體阻力。工作表面被污染的原因:
①機械雜質、潤滑油等進入設備內,尤其是進入低壓設備,油的粘度增大,加上雜質的混合,容易使管路出現堵塞現象。
②在換熱器外表面結有水垢及鹽水溶液中產生結晶與沉淀現象。
③設備和管路防銹漆脫落,在其外表面出現銹蝕現象。尤其是在室外的管路設備經過雨淋日曬,防銹漆很容易脫落,使設備管路出現嚴重銹蝕。有的廠就出現類似問題,應引起重視。
材料的銹蝕物,機械雜質、油碳化微粒和其他雜質多積存于設備管路的工作表面,有時隨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積存于管路,閥門的拐彎處或容器的低部。若積存于管路的拐彎處,容易造成管路堵塞。若積存于閥門的揚彎處容易使閥門的密封線損壞。
2)連接處喪失密封能力。制冷設備各個部分的連接,都處于密封狀態,若喪失密封能力,就會造成泄漏,影響生產,喪失密封能力的主要原因:
①法蘭的螺栓的預緊力不符合要求,螺栓連接過松,不能保證預緊力。過緊可能使螺栓發生塑性變形或將填料壓壞。此外由于振動和高溫的影響,也能造成預緊力逐漸降低;另外法蘭螺栓銹蝕等原因使其疲勞變形,使預緊力降低。
②在法蘭處或閥門的閥桿處填料受腐蝕、磨損或老化。金屬材料疲勞冷脆會引起的焊縫裂紋。
3)厚度減少。制冷設備受到介質的腐蝕和其他物體的摩擦,厚度不斷減少,當厚度接近強度計算的最小允許數值時,設備應降壓使用或者報廢。
4) 局部變形。局部變形是指失去設備的正確幾何形狀,如截面成橢圓,局部凹陷和凸出等。其主要原因是設備局部區域材料強度降低(如被腐蝕等)或超負荷運行,結果引起形狀變化,使設備或管路的牢固性降低。
5)裂紋或針狀小孔。裂紋或針狀小孔,常出現在焊縫附近、管道這頭、翅片管點焊處及設備管路防銹漆脫落后銹蝕嚴重的地方。另外極個別情況下無縫管本身有漏點。其主要原因是材料本身和加工制作以及長期使用金屬材料腐蝕造成的缺陷。例如高壓管路的吊架間隔很大,當機器運行時,引起高壓管路振動,時間長久后,使焊縫或焊鋒附近出現裂紋。又如低壓管道過長,由于熱氨沖霜時的脹縮,導致焊縫處產生有裂紋。此外,焊接部位不符規定,也會使焊縫處產生裂紋(見圖6-12所示)。
針狀小孔多發生在焊縫處和翅片管點焊處以及管卡聯接處。這主要是焊縫處的某點焊接厚度不夠又加上防銹漆脫落后金屬受腐蝕所造成。起片管點焊時,應注意不得把管壁處熔化過重,致使管壁減游,再加上金屬腐蝕致使在該處出現針形小孔。如某廠結凍間冷風機出現漏點,焊縫處沒有找到漏點,后來全部查找,發現翅片管點焊處出現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