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流裝置
冷凝器冷凝得到的液態制冷劑的溫度和壓力為冷凝溫度和冷凝壓力,要高于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在進入蒸發器前需使它降壓降溫。為此,讓冷凝液先流經節流閥或毛細管絕熱節流,將壓力和溫度降至需要的蒸發壓力和蒸發溫度后再進入蒸發器蒸發制冷。
青島液態制冷劑在節流過程中,因吸收摩擦熱將有少最汽化為蒸氣(稱為閃發氣體),因此,節流裝置出口的制冷劑是干度很低的低溫低壓濕蒸氣。
讓制冷劑不斷經歷蒸發(沸騰汽化)~壓縮〔升壓升溫)~冷凝(液化)~節流(降壓降退)~再蒸發的循環(稱為蒸氣壓縮制冷循環),就可連續制冷,使制冷空間獲得所需的低溫。
蒸發器
蒸發器由一組或幾組盤管組成。低溫液態制冷劑進入蒸發器盤管流動時,通過管壁吸收盤管周圍介質(空氣或水)的熱量沸騰汽化(蒸發),使盤管周圍的介質溫度降低或保持一定的低溫狀態,從而達到制冷的目的。
蒸發器是讓低溫液態制冷劑和需要制冷的介質交換熱量的換熱器。因此,蒸發器盤管應置于需要制冷的空間介質中。例如,電冰箱或冷庫的燕發器放在冷藏室和冷凍室內;房間空調器的蒸發器放在空調房間的墻內側,并作空氣冷卻器生產低溫水(工程上稱冷水)的冷水機組的蒸發器盤管放在產生冷水的殼箱內等。
制冷劑在蒸發器盤管內沸騰汽化時保持溫度和壓力不變,相應的溫度和壓力稱為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蒸發溫度隨蒸發壓力的增大而升高,它們有確定的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