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庫圍護結構隔熱層中,有比隔熱材料的熱導率大得多的構件,如磚墻、梁、板、柱和管道及其吊卡支架等穿過或嵌入其中,使隔熱構造形成缺口、不嚴密的薄弱環節等,執量將從這些缺口或薄弱的地方由庫外傳入庫內,習慣上稱之為“冷橋”(從嚴格的熱工學觀點應當稱為“熱橋”)。
冷橋在構造上破壞了隔熱層和隔汽層的完整性與嚴密性,容易使隔熱材料受潮失效。墻、柱所形成的冷橋可以使地下土壤凍脹,危及建筑結構的安全。暴露在空氣中的冷橋往往在其表面產生凝結水和冰霜,經凍融循環,影響冷庫的使用和安全。所以對冷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設計工作中,應避免形成冷橋。對于將要形成冷橋的構件、管道等必須采冷庫圍護結構隔熱層的內襯墻及分隔冷間的內墻不允許穿過地坪的隔熱層而通入地坪下的土壤中,內隔墻的墻身不允許穿過外墻隔熱層而與外墻相連。圖6-53及6-54為內襯墻與樓板和地坪的接頭處理。
內隔墻的隔熱層應與外墻、地坪的隔熱層相連接,不應被柱子或墻身截斷。庫房上面的梁、板如果是連續的,應將內隔墻的隔熱層在庫溫較低的一側轉彎延伸至梁、板1.2~1.5米的寬度。以減少水蒸氣的滲透,保持隔熱層的干燥。圖6-55為內隔墻與樓(地)面的接頭處理,圖6-56為內隔墻與樓板底接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