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配水的原理如圖10-17所示,A,B,C三個水位時,下槽都能進水,即外區淋水。水位A時,水流通過溢流堰頂流入上槽,此時過流流態為堰流,堰頂通大氣。當堰頂空氣被水流帶走,流動變為管流,泄流水頭加大,泄流量增加。當來水流量不變時,豎井水位降低到水位B,形成虹吸。當來流量再減小,豎井水位降到C,從通氣孔向垠內通氣,虹吸破壞,上槽不再過水,變為僅外區配水。水位B還有一種工況,即流量增大,豎井水位從C增加到B,水位低于堰頂,上槽仍不進水。所以在水位B時有兩種運行情況:一種情況,上槽不進水,外區配水;另一種倩況,上槽虹吸進水,全塔配水。不用閘門,可以做到水位高于上槽(B位置),上槽仍不進水。也可通過虹吸使上槽過水,起到開啟和關閉閘門的作用,既少了閘門設備,又避免了因閘門銹蝕而造成的啟、閉困難。
如果使B水位由上槽不進水變為上槽也進水的虹吸狀態。則需要增加過渡流量,使水位由B升到A(如B水位為二臺泵,A水位為三臺泵),則臨時增開一臺泵,使水位由B上升到A,形成虹吸,然后再關掉一臺泵,水位降到B,兩臺泵虹吸運行,全塔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