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膨脹閥是應用最廣的一類節流裝置,氟利昂制冷裝置一般都用熱力膨脹閥來調節制冷劑流量,對于氨制冷機也可使用,但在結構材料中不能使用有色金屬。
1.熱力膨脹閥的作用
1)使液體制冷劑從高壓節流到低壓對應所需的燕發溫度,為制冷創造了條件(起到節流裝置的作用)。
2)調節蒸發器所需制冷劑的液體循環量,以適應制冷負荷變化的需要。
3)通過感溫包控制蒸發器出口的過熱度,從而防止壓縮機出現液擊現象。
4)通過調節閥孔的開度來調節供液量,故適用于沒有自由液面的蒸發器,如干式蒸發器、蛇管式蒸發器等等。而且它可以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調節制冷劑的流量,保證有效地利用蒸發器絕大部分內表面換熱面積。
2.熱力膨脹閥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根據熱力膨脹閥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內平衡式和外平衡式兩種。
內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感溫包感受蒸發器出口端過熱度的變化,導致感溫系統內充注的感溫劑產生壓力變化,并作用于傳動膜片上,促使膜片形成上下位移,再通過傳動片將此力傳遞給推桿,從而推動閥芯(閥針)上下移動,使閥門開大或關閉起到自動節流作用。
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的工作原理是在蒸發器阻力較大時,考慮制冷劑在蒸發器中的壓力損失,可選用此閥。它與內平衡熱力膨脹閥的不同之處是在膜片下沒有隔板與閥的進出口隔開,在膜片與隔板間有一個外平衡接口,膜片下部空間是通過一根毛細管與蒸發器出口相連,這樣作用于膜片下的壓力是蒸發器出口壓力,因而膜片上下的壓差能夠反映制冷劑在蒸發器出口的實際過熱度。當燕發器內有較大壓力降或蒸發器管路較長時,可選用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或在膨脹閥出口至蒸發器出口的蒸發溫度降低2-3℃時使用此閥。